发现淋巴结肿大别忽视淋巴瘤

 

1

相信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如受凉感冒时会发现脖子上出现一个个小疙瘩,这种小疙瘩其实就是颈部的淋巴结。一般淋巴结肿大时,大家都并不十分重视,但有一种恶性疾病与之密切相关,那就是淋巴瘤。因此当出现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如颈部),医院做病理活检以明确是否是淋巴瘤。

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感觉淋巴瘤与肿瘤很像?没错!淋巴瘤就是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医学上称恶性淋巴瘤,简称淋巴瘤,老百姓习惯称淋巴癌,和淋巴瘤是同义词。其实,淋巴瘤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就有70多种不同类型。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约为6.91/10万,且每年以5%的速度上升,已进入我国十大高发肿瘤行列,呈现年轻化趋势。为突出对这一疾病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淋巴瘤联盟共同确定每年的9月15日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许多老百姓一听到淋巴瘤是恶性肿瘤,可能会心中一惊,但究其根源其实是对于淋巴瘤的认识不够全面。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提出一个著名的3个1/3的看法,就是说恶性肿瘤中,1/3可以被预防的,1/3可以被治愈,还有1/3通过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像淋巴瘤这类疾病,是有可能治愈的,把它说成是绝症,是缺乏科学态度的。事实上,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淋巴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淋巴瘤已经成为化疗最有希望治愈的肿瘤之一,尤其是随着靶向药物的使用和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淋巴瘤的治愈率能达到50%以上。

既然淋巴瘤是可防可控可治疗的,那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防控呢?那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淋巴瘤的病因,淋巴瘤发病原因极其复杂,真正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某些危险因素将会增加人们患这种疾病的风险。目前医学界发现恶性淋巴瘤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01

免疫功能失调

免疫功能失调可增加淋巴瘤的风险。免疫缺陷患者的淋巴瘤发病危险比普通人群高几十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紊乱,如干燥综合征)的淋巴瘤发病率也比一般人群更高,如艾滋病患者容易得淋巴瘤,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低下也增加了患淋巴瘤的风险。现代人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爱熬夜等易造成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增加患淋巴瘤的可能。中青年人淋巴系统非常活跃,同时承担的社会责任比较多,在社会上打拼,长期处于压力巨大、精神紧张、生活作息不规律的状态,导致身体极度劳累,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易诱发淋巴瘤。所以,淋巴瘤是中青年人最容易患上的肿瘤之一。淋巴瘤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免疫力下降是主因。

02

感染因素

病毒及细菌感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已知,EB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HTLV-II、人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乙肝病毒感染者比普通人患淋巴瘤的比例高30倍。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鹦鹉衣原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有关,这些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有明显的鹦鹉衣原体感染证据,经抗生素治疗清除衣原体后肿瘤可以缓解。淋巴瘤没有传染性。

03

环境和社会因素

有一些行业确实患淋巴瘤的风险要高一些,比如化学家、干洗工人、印刷工人、木工、美容师等职业人群,与化学暴露有一定的关系,如长期接触染发剂、有机溶剂、染料、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居住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新装修房屋内、吸入汽车尾气等。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一些生活方式如吸烟、染发、高蛋白高脂肪摄取也可能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

04

遗传因素也与淋巴瘤的

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一个家族中可以出现多个病例,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亲兄弟姐妹)中有某种血液病或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者,淋巴瘤的发病风险增加。了解了淋巴瘤的病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治淋巴瘤:1.劳逸结合,适当放松,尽量规律作息,适当锻炼以增强免疫力;2.如果有免疫功能失调方面的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当出现上述病毒、细菌等感染时,也应及时治疗,定期监测;3.对于特定行业,作业时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皮肤黏膜等吸收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新装修的房子尽量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入住后每隔6h进行一次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保持在90min左右,在春季宜增加通风次数。还可以改变生活习惯,如戒烟、减少染发的频率、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4.如果家族出现多个病例,必须提高警惕,定期检查。

说了这么多,那么淋巴瘤都有什么“信号”呢?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用“千变万化”来形容毫不夸张。该病初起时症状常常很隐匿,被形容为“最会伪装的疾病”。但如前所说,最常见、最典型的局部症状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莫名其妙的淋巴结肿大,没有痛感,不易引起重视,尤其是中青年人易误认为只是感冒或劳累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能误诊或漏诊耽误最佳治疗期。这种浅表的淋巴结往往摸上去比较韧,会慢慢长大、变多,使用了抗生素也不会消失。因此如果感觉到颈部、锁骨或腋下的淋巴结逐渐肿大且摸上去较韧,特别是无痛的,请不要忽视,最好尽快就诊,排除淋巴瘤的可能。

除了浅表淋巴结外,全身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淋巴瘤,如果是胸腹腔淋巴结肿大,早期一般无症状,往往是淋巴结肿大到一定程度出现相应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才出现不适;部分淋巴瘤会侵犯结外组织(除淋巴结、脾脏外含淋巴组织的部位),最常见的结外受侵犯部位是胃肠道、鼻腔、皮肤,患者的不舒服没有特异性,常常至相应的科室就诊,需要首诊医生及时发现和鉴别。除了局部症状外,淋巴瘤也可表现为全身症状:可与淋巴结肿大同时或前后发生。1、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可以是低热或高热不退、不规则发热,多次就诊找不到常见的发热原因,抗感染或退热治疗后反反复复;2、无诱因的乏力、反复盗汗(睡觉时出汗,醒来后汗止);3、短时间内体重下降;4、皮肤瘙痒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常见。以上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警报,需到医院进行肿瘤筛查及相关检查。因此当身体出现以上这些“信号”时,如有超过1厘米的淋巴结,或是淋巴结增多、迅速变大,持续半个月以上不明原因高烧或者是消瘦,千万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予以排除。

淋巴瘤不是不治之症,恰恰是治疗效果好的恶性肿瘤之一,接受规范治疗,有近一半的淋巴瘤患者可以被完全治愈。一般来说,肿瘤患者无病生存时间超过5年就被认为“临床治愈”。总之,由于新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淋巴瘤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已经获得了很大改观。很多病人通过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合理、规范的治疗而获得长期生存,部分患者甚至获得疾病的治愈。相信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定能为淋巴瘤的彻底治愈带来更多的希望。位于市医院就有血液专科,其中的淋巴瘤亚专科可进行淋巴瘤检查,若您发现自己出现淋巴结肿大,可及时至我院血液化疗科门诊郑翠苹主任医师(周一、周五上午)就诊。

医院血液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首届瓯越名医温州市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主任委员温州市抗癌协会化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医学会放化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中医药血液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血液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分会委员温州市第一层次人才近5年指导硕士毕业生6名,主持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项目1项,主持在研省级以上课题3项;发表临床专著30余篇,其中SCI10余篇,中华及临床方向论著10余篇,主编恶性血液病最新化疗进展等著作5本,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各一项。

作者:血液科张琪凯、郑翠苹

编辑:刘约陈翔

责编:陈欢笑

号外!

医院在抖音上也是有身(lan)份(V)的人了,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hpz.com/wazlyy/998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